跳至內容

用戶討論:Bagida520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關於芒果台聖誕打碼[編輯]

  1. 芒果TV明星大偵探條目雖然都適合,但寫兩份一樣的感覺不合適……
  2. wenxuecity.com是內容農場,非可靠來源。另見Wikipedia:可靠來源/佈告板/存檔/2021年1月#建議將文學城列為不可靠來源
  3. 聖誕節#中國大陸亟待改進。--YFdyh000留言2020年12月26日 (六) 05:56 (UTC)[回覆]

RE:大馬相關條目[編輯]

您好,您客氣了。是這樣,其實個人原先沒在關注貴國相關條目,最近是剛好由於追擊某位長期破壞者,托他的福才一路編修整護下去(笑)。竊以為只要就事論事,就來源陳述即可。在這維護編修的過程中,個人發現老馬條目中,原本的撰寫者(不知是誰)有原創研究或不當擴用資料來源的嫌疑,也就是會自己偷渡一些資料來源根本沒提到的內容,這部分敝人先前已略作修正(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關章節,您有興趣可回頭檢視),所以您若又有類似發現,個人其實不太意外。竊以為依來源陳述,若在可能具爭議的地方直接引用當事人原話即可,若無原話,也不宜過度擴寫。

稍微看了一下,第一個段落,來源的確未明確提及「西方國家」,不過事實上主要應該也是指西方國家(笑),所以竊以為也不能說是誤導。但是由於老馬未指明,所以就讓聽者自由聯想、對號入座,過度擴寫有原創研究之嫌,所以當初加這段的編者可能處理不夠謹慎。

第二個段落,敝人未深究貴國歷史,不過就原文來看,似乎大意上和目前載述差不多,除了老馬未自己提及務實外交以及本意是否專指朝貢之外,不知閣下指的胡扯是何意?有些許部分也是原編者過度擴寫和原創作結。

順帶一提,如果可以的話,也請您考慮是否能撥冗監察維護貴國相關條目,敝人已追擊該破壞者兩個半月左右;Bagida閣下您對本土條目更為熟悉,若能一同維護想必事半功倍,故誠摯邀請您(在地鄉親反破壞應該會輕鬆不少)。個人意見,供參。--Kriz Ju留言2020年12月30日 (三) 09:48 (UTC)[回覆]

稍晚敝人可能再編修關注您提及的段落,或是您覺得如何更能反映其原文本意,亦可編寫。--Kriz Ju留言2020年12月30日 (三) 09:53 (UTC)[回覆]

不好意思[編輯]

請教此條目馬來西亞審查制度閣下覺得如此收錄是否妥適呢?如果持續收錄相關評論或新聞沒問題的話,敝人對此條目就暫不追蹤了;不然回退破壞者加入的瑣碎內容竟然被人動用回退員權限回退,着實荒謬諷刺且有濫權之嫌,至今亦未獲回應呢。看閣下與該編者諸多交流,看你們意見如何,貴國主題條目,你們有共識,敝人就不多管閒事,頂多放放模板。--Kriz Ju留言2020年12月30日 (三) 17:25 (UTC)[回覆]

禁制通告[編輯]

附上時鐘的停止圖標
由於濫用編輯權限,您已被暫時禁止編輯維基百科部分頁面。當禁制結束後,我們歡迎您作出有建設性的貢獻
如果您認為有合理的理由可獲解除編輯禁制,請在討論頁上的編輯禁制通知下添加以下文字:{{unban|您的理由 ~~~~}}重新註冊賬戶使用匿名身份在討論頁申訴的做法,會被視為繞過禁制發言,可能導致您的禁制時間被延長,甚至被封禁

根據其他使用者的報告,為停止您與使用者春卷柯南間的衝突情形,管理員已決定對您頒佈雙向互動禁制,自即起15日內,禁制您與使用者春卷柯南間的一切互動。禁制實施期間,請確保遵循編輯禁制方針的有關要求,這意味着您不得編輯另一方使用者頁面及使用者討論頁;於討論中回應另一方;直接或間接於本站內提及或評論另一方;於任何頁面回退另一方編輯,無論使用撤回功能或其他任何方法;使用感謝擴充功能回應另一方編輯。請注意,若未能遵循相關規定,管理員得依方針規定,另為封鎖或其他處份。禁制期限以編輯禁制紀錄為準。——Aotfs2013 留於 2021年1月2日 (六) 20:44 (UTC)[回覆]

2021年1月[編輯]

Copyright problem icon 您於吉隆坡-新加坡高速鐵路所做的增修內容已被全部或部分移除,因為這些內容受到著作權保護,可能沒有得到持有人的許可。基於合法性考量,維基百科不能接受受著作權保護的材料。您可將其他網站作為參考的資料來源,但不可直接取用其文字或圖像。解決此問題的方法是:用自己的話重新表述參考資料中的內容。維基百科非常重視違反著作權事件,持續違反者將會被禁止編輯。更多資訊請見Wikipedia:著作權常見問題解答。如果您是著作權持有人,想要在維基百科上傳您自己持有的作品,請閱讀Wikipedia:捐贈著作權材料以了解相關資訊。 ——Aotfs2013 留於 2021年1月2日 (六) 20:49 (UTC)[回覆]

 請留意維基百科的不要人身攻擊方針。任何意見都應針對條目內容,而不是編輯者。涉及人身攻擊的言論會對維基百科社群和其他參與者造成傷害,理性的討論更有助於您的觀點被社群接受。注意,持續進行人身攻擊的編輯者會遭到封禁。請在編輯時保持冷靜保持善意。謝謝! ——Aotfs2013 留於 2021年1月2日 (六) 21:01 (UTC)[回覆]

我的故事:曠野中的正義[編輯]

Hi你好,剛剛讀了你所創建的《我的故事:曠野中的正義》條目,稍作修改後想將之提名至新條目推薦,不知你有否異議?另外感謝你對馬來西亞相關條目的貢獻,不過我注意到幾點或許可以與你交流:

  • 添加來源時Work或Publisher可以盡量填寫該報名稱、甚至加入內鏈。
  • 假如該文章有作者,可用author加入作者名稱。
  • 在title處加上{{!}}會使該符號前的所有內容無法顯示,若欲加上「|」其實可置入|。

感謝貢獻,祝編安!Bfyhdch留言2021年2月5日 (五) 17:27 (UTC)[回覆]

@Bfyhdch修改方面沒有異議。添加來源的問題會注意。Bagida520留言2021年2月6日 (六) 16:50 (UTC)[回覆]

閣下部分條目缺少可信來源[編輯]

注意到閣下為烏合麒麟條目所作出的修改與潤色,但請閣下注意,任何條目的編撰與修改都需遵守WP:5P2的準則,並應有可靠來源作為佐證,如豆瓣等網站的討論不應作為可靠來源予以採信。已對條目進行了部分修改,歡迎隨時交流。 祝編安!--SheltonMartin留言|簽名 2021年3月24日 (三) 09:22 (UTC)[回覆]

閣下最近創建了兩個內容相同、僅差異於標題繁簡的條目,在下已將較晚創建的簡體版本提交快速刪除。唯仍然看到閣下在簡體版本內新增內容,建議將文字移轉到早先創建的繁體2021年趙立堅推圖事件,謝謝您。Jane9306·TWICE·Sign 2021年4月28日 (三) 16:27 (UTC)[回覆]

話題通知[編輯]

歡迎您去前看User talk:銀河市長上的吉馬唱片,也發表意見。命中注定你我他留言2021年5月13日 (四) 11:09 (UTC)[回覆]

強生疫苗[編輯]

見閣下在馬來西亞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條目中將強生疫苗改爲"使用中",純粹好奇想問:在我國真可打到強生疫苗了嗎?畢竟之前可是沒聽過這方面的消息,也沒見到媒體報道。我參見衛生部數據庫也未見其將強生疫苗列入其中,所以好奇閣下是否曾聽聞相關消息而作出相應更改?Bfyhdch留言2021年12月1日 (三) 15:51 (UTC)[回覆]

  • @Bfyhdch之前衛生部建議完成接種強生疫苗的2個月後可接種加強針。如果從更早之前的報導來看,強生疫苗只有私人診所使用。
    • @Bagida520:奇怪的是Github並無顯示強生疫苗的數據,反而非政府疫苗接種計劃一部分的國藥疫苗則有列在數據庫中,至少證明了Github並非僅列政府疫苗接種計劃之數據。所以我認爲有可能強生疫苗其實未在我國投入使用?另一個可以接受的説法即是強生疫苗被歸類在「pending」中。Bfyhdch留言2021年12月3日 (五) 13:24 (UTC)[回覆]
@Bfyhdch,其實當初在新聞看到衛生部建議接種了強生和莫德納的人也可以接種加強針的新聞我也感到奇怪,還以為衛生部大方到連外國遊客(畢竟外勞也有份)也可以施打。不過後來查了下,發現2月時凱里曾表示計劃進口強生疫苗,而強生在馬來西亞有製造公司,我也看過該公司有捐贈物資給私人機構和計劃進口的新聞,凱里也曾在6月時表示允許私人機構可以自行購買疫苗,所以不排除私人領域有得打。莫德納是因為國內相關的新聞太少,所以不確定。Bagida520留言2021年12月3日 (五) 14:47 (UTC)[回覆]
    • @Bagida520:其實也要考慮在外國接種其他疫苗的我國公民,發佈相關條規也是應當。政府的疫苗接種計劃的確涵括強生疫苗,不過是通過covax計劃入口,根據COVAX的dahsboard馬來西亞共獲分配2623200劑疫苗,其中1,387,200劑為AZ,而我國也已接收相等數量的疫苗,因此可作推論:暫未從COVAX計劃獲得強生疫苗,現獲疫苗皆爲AZ。政府方面應是尚未使用,除非私人界真有(悄無聲息地)入口,否則在我國應該打不到強生。我能理解你的推論,但現在看來我們卡在各自推理、沒有實質證據的尷尬境界哈哈哈 :)))--Bfyhdch留言2021年12月3日 (五) 15:45 (UTC)[回覆]

投票通知:試行安全投票(SecurePoll)[編輯]

由於2021年維基媒體基金會針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行動暴露了本地社群自治的一些問題,社群展開了一連串的討論以嘗試修補此前選舉制度的漏洞。

參與討論的編者認為,使用安全投票(SecurePoll,一種維基媒體內部投票系統)可能可以解決一些既有問題,包括拉票等,但是是否施行此制度則需要社群共識決定。

據此,現決定舉行一場安全投票,以決定是否在管理人員選舉中試行安全投票制度。本次投票有三個問題,除了第一題為測試題以外,其他問題的結果都可能影響中文維基百科的未來發展。

本次投票之投票期為2021年12月11日 (六) 00:00 (UTC)至2021年12月25日 (六) 00:00 (UTC)。

關於安全投票:
  1. 保密:閣下投票之內容將獲得保密,除選舉管理員以外無人可以得知。本次投票將由基金會職員擔任選舉管理員。
  2. 自由:閣下投票後到截止前,可以任意改票。新的投票內容將覆蓋先前的投票內容。
  3. 公平:為避免傀儡操控投票結果,投票時將紀錄一些技術數據,此與閣下平常編輯維基百科時相同。

參與投票

希望閣下能夠踴躍參與投票!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1年12月11日 (六) 09:55 (UTC)[回覆]


此訊息由大量訊息發送功能傳送給所有合資格投票人(包括延伸確認使用者或管理員權限持有者,在投票開始時被封禁者除外)。
如果您不希望在未來收到所有透過大量訊息發送功能發送的訊息,您可以在您的使用者對話頁內加入Category:不接受消息發送這個分類。

笨蛋面頁面存廢討論通知[編輯]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笨蛋面」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該頁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請不要自行移除頁面存廢模板,討論是因為有編者認為頁面不適合維基百科。請參與頁面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在討論期間歡迎繼續完善原先的頁面,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A1Cafel留言2021年12月12日 (日) 03:58 (UTC)[回覆]

林偉才頁面存廢討論通知[編輯]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林偉才」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該頁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請不要自行移除頁面存廢模板,討論是因為有編者認為頁面不適合維基百科。請參與頁面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在討論期間歡迎繼續完善原先的頁面,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某人 2022年3月11日 (五) 20:16 (UTC)[回覆]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過程[編輯]

我把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過程的一部分分割到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間軸了,本想全部移過去,但礙於篇幅很長就沒有全部完成。下次你補充戰爭過程,請編輯時間軸條目。--Txkk留言2022年3月12日 (六) 14:15 (UTC)[回覆]

不是簡單地移過去就完事了,要對兩邊做內容整合的。--Txkk留言2022年3月12日 (六) 14:20 (UTC)[回覆]

安倍晉三遇刺案回退理由[編輯]

我注意到閣下對我的編輯進行了回退,請給出回退理由。--名字長的讓人受不了留言2022年9月1日 (四) 04:17 (UTC)[回覆]

本人發現User:銘樂試圖破壞大選日期和州選日期--115.135.27.71留言2022年10月29日 (六) 00:35 (UTC)[回覆]

您好:不明白您為何要創建「分類」命名空間的頁面來撰寫「條目」內容?經參閱消歧義頁面2023年馬來西亞聯邦政府財政預算案的內容後,已作上述移動,並更新消歧義頁面。--Kolyma留言2023年2月25日 (六) 11:23 (UTC)[回覆]

我還是不太建議在模板里加入伊朗[編輯]

我知道伊朗給俄羅斯提供了很多好處,比如無人機軍事顧問,但是類似情況,北朝鮮去年就被調查出來派志願軍送軍火了,也沒到實際參戰這一步,所以我個人傾向移除。--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3年2月27日 (一) 02:13 (UTC)[回覆]

依照人員陣亡、武器提供、國際制裁的標準來判斷。北朝鮮目前3缺1。Bagida520留言2023年2月27日 (一) 02:19 (UTC)[回覆]

2023年2月[編輯]

您似乎參與了一場編輯戰

請注意參與編輯戰可能導致您被禁止編輯維基百科廣雅 范 2023年2月28日 (二) 05:32 (UTC)[回覆]

維基百科:傀儡調查/案件/Bagida520[編輯]

誠邀閣下參與維基百科:傀儡調查/案件/Bagida520的相關討論。請閣下關注並提供您的意見,謝謝。--Kriz Ju留言2023年3月5日 (日) 19:19 (UTC)[回覆]

Re:[編輯]

多個頁面中編輯戰自然需要主題禁制。--Mys_721tx留言2023年5月3日 (三) 03:09 (UTC)[回覆]

2023年5月[編輯]

附上時鐘的停止圖標
由於違反編輯禁制2023年別爾哥羅德州襲擊奧歷山大·梅列日科長城汽車,您已被禁止1個月內編輯維基百科。當封鎖結束後,我們歡迎您作出有建設性的貢獻
如果您認為有合理的理由可獲解封,請閱讀封鎖申訴指導,然後在討論頁上的封鎖通知下添加以下文字:{{unblock|您的理由 ~~~~}}。若您重新註冊賬戶使用匿名身份在討論頁申訴,會被視為繞過封鎖發言,可能導致您的封鎖時間被延長。 Mys_721tx留言2023年5月26日 (五) 07:08 (UTC)[回覆]

此用戶的封鎖已被其他管理員複檢,申訴被拒絕。

請求複檢的理由或相關提問:

1我想讓復檢的管理員清楚了解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因為我發覺Mys_721tx至今故意無視本人提出的理據。

在AN3(Special:Diff/77062869)編輯爭議案例里,Chin2021顯然在一個國際反應類條目里的導言加入不適當具有政治立場的對華言論(Special:Diff/77063765)、(Special:Diff/77063752),還藉故強調中國有支持烏克蘭來刪除多個不利於前者的來源(Special:Diff/77041178)。我提出此違反了WP:中立和解釋後被繼續無視刪除原因,而且還一字不改地重複添加(Special:Diff/77041178)。管理員們在這裏(維基)待了怎麼久,以你們的常識和經驗來看,這種為了闡釋觀點進行的原創總結的編輯適合嗎?我在有理有據的情況下進行回退的操作違規了嗎?

在此案還沒解決之際的幾天之後,在另一起(Special:Diff/77063472)信息框案例里,BlackShadowG只會堅持什麼鬼只是參戰國的第一手來源的謬論(Special:Diff/77041263)來不斷進行回退,但信息框裏明明大大個字寫的是支援兩個字。你們也可以參考下其它戰爭類的信息框,比如韓戰里的支援與是否參戰國的定義顯然是不同類型的。而符合支援條件(外交、經濟、軍事、物流等等)的相關來源依據至今還保留在我的主頁里,還有被此人回退至少10個來源依據(Special:Diff/77051274)。在這爭議里,BlackShadowG像是撿到槍一樣,跑去上面AN3案例企圖兩案並審。

而管理員Mys_721tx在沒有合理審閱完整情況下,就只限制本人不得編輯俄烏條目一個月,而Chin2021和BlackShadowG兩人卻可以繼續編輯題目。我對此提出上訴(Special:Diff/77079347),Mys_721tx僅以「多個頁面中編輯戰自然需要主題禁制」(Special:Diff/77077686)作為單一理由來推搪,對本人的上訴完全保持沉默。這種僅針對本人的限制,卻忽視所提出的爭議理據,顯然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判定。

最後,我承認違反Mys_721tx施加是主題禁制,但希望復檢的管理員能理解下,我已經避開引起爭議的兩個條目,並在不合理限制的狀態下進行有建設性的貢獻,因此沒有必要(或不再需要)實施封鎖,而且自加入維基以來,首個完全禁制竟是一個月,這對本人過於嚴格了,希望管理員可以獲免。另外,我強烈否認零醇稱本人使用IP這種含血噴人的指控(Special:Diff/77418979)。Bagida520留言2023年5月27日 (六) 09:45 (UTC)[回覆]

注意:

  • 濫用此模板或申訴渠道的用戶,可能被延長封鎖或被禁止編輯其用戶討論頁。
    • 由於技術原因,如果啟用了「用戶討論頁上的結構式討論」功能的話,請將該請求放到討論頁主頁面的「關於此版塊」中,否則該請求無法顯示在請求分類中讓管理員留意到。
  • 如您希望與管理員就本次封鎖作出討論,請於本模板外展開。

管理員已對此封鎖決定作出複檢,並有以下結論:
經過檢查,管理員決定拒絕其解封要求。其他管理員可再複檢此用戶的封鎖,但在沒有更好的理由前,請勿輕易推翻之前的決定。
  用戶明顯違反禁制條款。
  處理人:--Kuailong 2023年6月18日 (日) 14:29 (UTC)[回覆]

雪蘭莪TV頁面存廢討論通知[編輯]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雪蘭莪TV」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該頁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請不要自行移除頁面存廢模板,討論是因為有編者認為頁面不適合維基百科。請參與頁面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在討論期間歡迎繼續完善原先的頁面,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東驚電力世界黑心-末門友牙 2023年6月25日 (日) 02:39 (UTC)[回覆]

2023年7月[編輯]

附上時鐘的停止圖標
由於違反編輯禁制,您已被禁止3個月內編輯維基百科。當封鎖結束後,我們歡迎您作出有建設性的貢獻
如果您認為有合理的理由可獲解封,請閱讀封鎖申訴指導,然後在討論頁上的封鎖通知下添加以下文字:{{unblock|您的理由 ~~~~}}。若您重新註冊賬戶使用匿名身份在討論頁申訴,會被視為繞過封鎖發言,可能導致您的封鎖時間被延長Mys_721tx留言2023年7月9日 (日) 00:30 (UTC)[回覆]

此用戶的封鎖已被其他管理員複檢,申訴被拒絕。

請求複檢的理由或相關提問:

我的編輯禁制已在6月2日正式結束,此管理員的錯誤封鎖,等於永久限制本人在烏俄主題的正常編輯,應於即刻解除。

注意:

  • 濫用此模板或申訴渠道的用戶,可能被延長封鎖或被禁止編輯其用戶討論頁。
    • 由於技術原因,如果啟用了「用戶討論頁上的結構式討論」功能的話,請將該請求放到討論頁主頁面的「關於此版塊」中,否則該請求無法顯示在請求分類中讓管理員留意到。
  • 如您希望與管理員就本次封鎖作出討論,請於本模板外展開。

管理員已對此封鎖決定作出複檢,並有以下結論:
經過檢查,管理員決定拒絕其解封要求。其他管理員可再複檢此用戶的封鎖,但在沒有更好的理由前,請勿輕易推翻之前的決定。
  違反禁制條款
  處理人:--Kuailong 2023年9月6日 (三) 21:42 (UTC)[回覆]

Bagida520留言2023年7月9日 (日) 06:24 (UTC)[回覆]

顯然違反2022年8月2日 (二) 11:41 (UTC+8)才結束的互動禁制當中的回退不過一限制,包括多次手動恢復BlackShadowG所刪除的內容(Special:Diff/77954852)和一次回退(Special:Diff/77995492)。--西 2023年7月9日 (日) 06:33 (UTC)[回覆]
BlackShadowG反覆移除有來源支持的內容,甚至為了闡述自己的觀點而擾亂維基百科,強迫它人接受其提出不合理論點,阻擾它人符合規則的正常編輯(Wikipedia:當前的破壞/存檔/2023年5月#BlackShadowG、Bagida520),還強調「刪除有來源支持的內容沒有義務提供證明」。強烈要求管理員介入處理本案Bagida520留言2023年7月9日 (日) 06:41 (UTC)[回覆]
別人行為對錯不構成閣下無視管理員已對閣下實施的禁制,上一禁制已說過。--西 2023年7月9日 (日) 07:41 (UTC)[回覆]
你口口聲聲講「別人行為對錯不構成閣下無視管理員已對閣下實施的禁制」,背後也只顯示閣下不想介入此案,所以決定繼續無視本人所提出申訴的理由。對方的主張已顯然違反維基基本的提供來源、可查證,不原創3大原則。本人所提出的申訴,你們管理員選擇性忽悠,然後現在利用所謂的禁制規則來打壓我在WP:5P1下正常的編輯,根本就是不公平執法。Bagida520留言2023年7月9日 (日) 11:03 (UTC)[回覆]

雪蘭莪TV頁面存廢討論通知[編輯]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雪蘭莪TV」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該頁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請不要自行移除頁面存廢模板,討論是因為有編者認為頁面不適合維基百科。請參與頁面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在討論期間歡迎繼續完善原先的頁面,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WPCD-DTV 2023年7月25日 (二) 00:04 (UTC)[回覆]

歡迎回來[編輯]

就像我與這位用戶提到的一樣,其實我認為需要改進的條目太多了,所以把時間花在改善有問題的條目上比與他人爭執更好。比如最近Portal:原神相關的條目及討論頁發生的大規模破壞,竊以為就是這樣純破壞用戶閒着沒事幹的擾亂行為,說實話,我非常討厭這些電子遊戲,但是發現其他需要改進,或是可以顯著提高品質的條目實在太多了,所以重心從來放在我自己喜歡的專題上,也就覺得沒有必要去為了闡述自己的觀點而擾亂維基百科。希望這個建議能對您有些許幫助。

話說到這裏,我最近發現您主編的條目菲律賓駐吉隆坡大使館等行文還不錯,不考慮把時間花在提升它們的品質上嗎?--Allervous初音ミクのセーラー服 2023年10月10日 (二) 06:18 (UTC)[回覆]

邀請參與中文維基百科管治相關討論[編輯]

2024年管理人員制度改革意向調查經已結束,調整管理人員上任標準容許用戶獲得臨時管理員權限設立仲裁委員會修訂管理員長期無活動解任方針已獲社群共識採納,目前正在討論實行的細節。請踴躍參與以上討論,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4年1月5日 (五) 06:00 (UTC)[回覆]


本條消息是使用群發消息功能發送給您的。如果您不希望在未來接受所有使用本功能發送的消息,請在您的討論頁加入Category:不接受消息發送這一分類。

管理人員選舉及問卷進行中[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管理人員選舉正在進行,ASidATannedBurgerManchiuUjuiUjuMandan四名用戶參選管理員,另有行政員AT參選監督員。投票期為2024年5月29日6月12日,誠邀您踴躍參與投票並表達對候選人的意見。

請注意管理人員選舉無當選限額,各候選人分開計票,支持票不限於一票。

投票連結 · 管理人員選舉問答


社群亦正就未來仲裁委員會對管理人員除權的權力進行問卷調查,您可在上方投票連結找到表單匿名表達意見,或直接前往討論頁發表意見。


回饋請求服務已上線,誠邀您訂閱有興趣參與有關討論的話題。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4:12 (UTC)[回覆]

有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頁面編輯的建議[編輯]

留意到近期閣下開始協助編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2024年的多個時間軸,首先本人感謝閣下的協助,但有多點希望能夠提出個人的意見,本人已協助編輯有關條目近兩年,有關條目的內容龐大,曾多次超出條目可容納範圍。因此留意到閣下在頁面編輯時,大幅引用報道原文,以及當事人所發表的內容。不但內容龐大,部分翻譯亦出現問題,或令他人難以閱讀。加上維基百科列表條目,並非新聞報道,無需新增所有內容,編輯重點內容即可,閣下亦引用了不少可信的參考資料,完全可以作為補充資料,十分清晣,因此無需大幅引用報道原文,以及當事人所發表的內容。

以閣下編輯在2024年6月5日的內容,有關: 美國副財政部長阿德耶莫敦促盟國積極採取行動,阻止俄羅斯提高軍事生產的計劃,而克里姆林宮正在確保導彈和無人機的微電子和微晶片的供應,這些成分很多都可以在中國找到。他指出,美國和歐洲應該讓俄羅斯的主要合作夥伴中國面臨一個選擇:與西方世界建立經濟關係,還是向俄羅斯出售兩用商品:「美國確信俄羅斯有能力生產其在烏克蘭發動的戰爭所需的武器規模,只是因為它從中國獲得了零部件,中國必須停止向俄羅斯供應這份清單中的商品,這不存在切斷俄羅斯與中國之間貿易的問題。我們的意思是,中國不應向俄羅斯提供無人機發動機或導彈中使用的微電子設備以及對俄羅斯戰爭機器至關重要的其他商品」。他表示,美國與歐洲盟友和合作夥伴討論了如何做到這一點,並準備盡一切可能阻止俄羅斯獲得這些商品,預計將會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內將採取協調一致的措施,為烏克蘭提供其所需的武器和繼續自衛所需的資金,還將努力確保俄羅斯減少獲得烏克蘭戰爭所需物資的機會,而這些問題將會在意大利七國集團領導人會議上討論。

由於內容龐大,當中一些內容亦重覆,難以閱讀,望閣下明白和接納本人的意見。--Brtxx留言2024年6月5日 (三) 14:53 (UTC)[回覆]

感謝閣下給予的意見,首先留意到閣下引述了本人編輯於6月4日,有關中國外長王毅的言論,有關編輯事實上是基於閣下編輯在6月5日的內容,「烏克蘭外交部回應中國外交部長王毅4日有俄烏和平發展的言論」,本人當時留意到閣下在6月5日編輯有關烏克蘭外交部的言論,但一直未有增添中國外長王毅原本的言論,因此本人在6月4日增添中國外長王毅言論,而該篇報道剛好能夠配合閣下編輯在6月5日的內容,因此大篇幅引用報道,而本人其他內容較少出現如此大篇幅。
另外,有關翻譯的問題,的確任何翻譯工具都存在問題,本人亦在改善,留意到閣下提及匈牙利的報道,由於首次增添有關內容的並非本人,未知有關人士希望帶出什麼內容,因此從報道中尋找一些重點,以免顯得「無頭無尾」,加上在有關內容中提及「匈牙利馬扎爾少數民族」,由於華人地區較少提及,本人透過google搜尋「烏克蘭 匈牙利 少數民族」,大多報道以「匈牙利裔少數民族」稱呼,並非隨便。
此外,閣下提及「令他人難以閱讀,這點除了『你』,還沒有『其他人』投訴呢」,由閣下近期首次的大篇幅編輯,本人已有留意,但由於篇幅長,部分內容重覆,本人即時修改,因此未知其他人的看看,但相信部分內容閣下閱讀時也會感到困難,以美國副財政部長阿德耶莫敦促盟國積極採取行動的內容為例,當中引述了多段阿德耶莫所講的內容,但相信不同地區的讀者在閱讀時會有不同問題。包括語法和譯名,因此本人修改只編寫重點,沒有直接引用阿德耶莫所講的內容,詳細可留意所引述的資料。
再者,在刪除名字和顯示職位,由於個別官員名字較長,以往頁面編輯較少顯示人名,為了節省空間,如果該日增添的內容中,該國官員只有一人發表言論,本人會只增添其姓或名,如果多於一人,只增添職位,如果有其他國家發表類似言論,只增添國家和職位。若較高級別增添職位和人名。若內容有針對性,亦會增添人名,以節省空間和確保內容正確。本人明白本人的有關安排未必所有人都同意,因此近期都內容本人已經減少進行刪減
最後,感謝閣下願意接納和聽取本人部分意見,本人亦不是希望與閣下產生任何爭執,而是明白閣下亦希望為該條目增添更多內容,記錄每日發生在烏克蘭的事,因此再次感謝閣下的編輯,亦希望自由和平重回烏克蘭。--Brtxx留言2024年6月5日 (三) 18:04 (UTC)[回覆]
如果該日增添的內容中,該國官員只有一人發表言論,本人會只增添其姓或名,如果多於一人,只增添職位。這點我聽着先,因為我看美國的段落,除拜登還有科比,俄羅斯的段落有拉夫羅夫之餘,還有沃洛金······
還有一點,有時你到看我把內容分段就不要隨便合併起來,比如這筆和這筆(Special:Diff/82931336)。或許內容上可能會讓你覺得有關聯,但內容受眾群是不同的。直白點,就像歐盟不是針對金融時報的報道回應的,該合併的我會合併。另一方面,荷蘭和斯洛伐克在戰爭期間已換了政府,職位人物都已經不同了,這也是我強調的應添加「地點丶背景丶人名」的原因之一。
精簡內容可以,但你的「再精簡」有時會把重點刪除,比如他強調的「美國和歐洲應該讓俄羅斯的主要合作夥伴中國面臨一個選擇:與西方世界建立經濟關係,還是向俄羅斯出售兩用商品。」這關注點。
最後,本人亦不是希望與閣下產生任何爭執,也明白閣下記錄每日發生在烏克蘭的事的努力,因此感謝閣下的編輯。--Bagida520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07:27 (UTC)[回覆]
感謝閣下的意見,首先有關美俄官員的問題,由於原本是在包含職位和姓名的情況下,分開多個段落,本人按國家進行整合,因此沒有刪除姓名。另外,留意到閣下提及政府變更的問題,本人同意在民主社會不同國家政府時常會變更官員或內閣,閣下應該是擔心不標明官員姓名會導致讀者誤會實際發表有關言論的官員,但本人個人的想法是在資訊發達的年代,任何人都能夠輕易地知道不同國家現任的官員,只要我們編輯在正確的日期以及引用正確的參考資料,相信讀者能夠透過有關資料的內容以及日期,知悉發表言論的官員,相反個人意見,認為由於不同地區的譯名存在差異,以英國首相為例,個別地區會稱為蘇納克,亦有地區稱為辛偉誠,更容易引起誤解以及譯名上的爭議,因此本人才會較少增添官員姓名。
其次,可能在理解上出現誤會,因此會令閣下誤解隨便合併,由於本頁面的經常會增添一些,官員回應報道或官員的內容,而基本為區分,編輯時都會加上「某官員回應某報道時表示」的字眼,以作區分,因此本人在有關內容上是按內容進行合併,以非報道,若在這方面產生誤會,本人亦會作出更改。
再者,閣下提及本人將個別重點刪除,主要的原因是由於由國家已多次提出有關立場,以閣下提供的內容為例,早於五月尾已有相同級別的官員提及中國應該在西方與俄羅斯之間選擇其中一方進行貿易,因此本人認為在立場沒有改變的情況下無需多次重複,刪除了有關內容並將重點集中在新提出的立場上,有關更改會引致閣下的誤會,再次深感抱歉。
最後,感謝閣下與本人進行理性的討論,亦讓本人有機會解釋個別問題,感激閣下對本人編輯的稱讚,謝謝。--Brtxx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10:43 (UTC)[回覆]
譯名差異可以地區詞轉換,好讓各方讀者不至於太多視覺差異。資訊發達的年代能夠輕易知道不是合理理由,否則拜登丶澤連斯基丶普京等也應同等處理。同理,拉夫羅夫丶沃洛金和王毅可以顯示,其它人不能,有違維基百科:命名常規原則和慣例。總而言之,若內容有針對性,我是會堅持增添地點丶背景丶人名。
其次,由國家多次提出立場重複論點也有問題。我舉幾個例子;歐美支持烏克蘭自衛反擊和援助丶中國被批評後總是自稱戰爭中立丶俄羅斯對西方武器攻擊領土的觀點,這些都是在立場沒有改變的情況下,但相關內容已經重複出現。我個人認為,竟然已在正確的日期以及正確的參考資料引用下,只要不是「當下」重複表述,又何必執着在「過去」立場的觀點上進入自我限制呢。
望閣下明白和接納本人的意見,也感謝閣下與本人進行理性的討論。--Bagida520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12:32 (UTC)[回覆]
首先,向閣下請教本人刪除那一個「地點」,以便本人糾正,但未知是否早前「巴赫姆特」的地名,俄羅斯方面或俄語稱為「阿爾喬莫夫斯克」,按烏克蘭語名譯為「阿爾泰米夫斯克」、「阿爾特米夫斯克」,這是巴赫姆特維基百科條目所標明的,另外本人增添「烏克蘭方面稱為」,刪除原本只有括號的安排,以便公平地對待兩個地名且合乎內容。
其次,向閣下請教本人刪除那一個「背景」,以便本人糾正,本人可作簡單解釋,條目位置有限,相信閣下亦明白有不少訊息可以增添,而且相比維基百科英語,烏克蘭語和俄語條目,中文條目已經擁有更充足的內容及衝突雙方以外的內容,若每件事均提及背景,只會令頁面「迫爆」,但如果事件本身已在維基百科設有頁面,本人認為不需要提及背景,只需簡單介紹或增添內連結即可,若參考資料也已經詳細介紹背景,個人認為亦無需大量提及背景。
再者,在人名譯名方面,先想向閣下請教本人的處理手法違反了「維基百科:命名常規原則」的哪一項,主要是該原則提及「本方針僅規範條目的命名。」,因此未知是否涉及內容的規範,另外,亦想詢問「慣例」,皆因本人編輯兩年多之久,未曾有人向本人提及維基百科的「慣例」,而按照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間軸的「慣例」,只出現職位或職位人名均出現時有發生。因此希望閣下請教有關「慣例」。
另外,在立場重覆方面,閣下提及歐美支持烏克蘭自衛反擊和援助,若內容不同當然可以增添,以荷蘭為例,數日內多次重申允許烏克蘭使用F-16戰機攻擊俄羅斯本土軍事目標,條目亦只有在最早提及的一天有關內容增添,主要是因為立場和內容均一樣。相反,不同國家公佈的援助,內容不同,數量不同,性質不同,當然需要增添。若果中國被批評後總是自稱戰爭中立丶俄羅斯對西方武器攻擊領土的觀點,所提及的立場相同,但內容不同理應可以增添,但以閣下編輯的美國認為中國需在貿易上,於西方和俄羅斯之間二選一的內容為例,在5月31日,「美國副財政部長阿德耶莫,警告中國企業必須在與美國和歐盟維持商業關係或向俄羅斯提供軍民兩用物資之間做一選擇,不能繼續兩者兼而有」已有這樣的內容,到了6月5日同樣人說了同樣的說話,在翻譯後基本上一樣,但同時提及了新的內容,為何不將重點放在新內容上。
希望閣下明白和接納本人的意見,以及解答有關「原則」和「慣例」,謝謝--Brtxx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15:27 (UTC)[回覆]